青石在建筑施工中的基础处理至关重要,其具体要求会因青石的使用部位、建筑类型及地质条件等因素而有所不同,以下是一般情况下的具体要求:
地面基础处理
场地清理
施工前需清除施工区域内的杂草、树根、垃圾以及其他障碍物,确保施工场地干净整洁,为后续施工创造良好条件。
对于存在污染的土壤,要进行换土或土壤改良处理,防止污染物质对青石及基础造成不良影响。
基底平整与压实
采用机械或人工方式对基底进行平整,使其平整度偏差控制在规定范围内,一般为±20mm。
通过压实设备对基底土壤进行压实,压实度应根据建筑设计要求确定,通常在90%-95%以上,以提高基底的承载能力,防止后续出现不均匀沉降。
排水坡度设置
地面基础应设置一定的排水坡度,一般为1%-3%,以确保雨水或其他积水能够顺利排走,避免积水对青石造成浸泡和侵蚀。
排水方向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排水系统规划确定,可采用单向排水或双向排水。
基础厚度控制
根据青石的尺寸、重量以及地面的使用功能和荷载要求,确定合适的基础厚度。一般来说,小型青石地面的基础厚度可为100-150mm,大型广场或重载区域的基础厚度可能需要达到200-300mm甚至更厚。
墙面基础处理
基层墙面清理
对于砖石结构的基层墙面,要清除表面的灰尘、油污、松散颗粒等杂质,确保墙面干净、粗糙,以利于青石与基层的粘结。
检查基层墙面是否存在裂缝、孔洞等缺陷,如有需要,应先进行修补处理,可采用水泥砂浆或专用修补材料进行填补和抹平。
平整度与垂直度校正
基层墙面的平整度偏差应控制在±5mm以内,垂直度偏差每米不超过3mm。
对于不平整的墙面,可采用水泥砂浆或石膏进行找平处理,对于垂直度偏差较大的墙面,需要进行局部剔凿或修补,使其符合要求。
粘结层处理
在基层墙面上涂抹一层均匀的粘结层,粘结层材料一般为水泥砂浆或专用石材粘结剂,厚度通常为5-10mm。
涂抹粘结层时,要确保其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和粘结性能,涂抹应均匀,避免出现空鼓、起皮等现象。
特殊地质条件下的基础处理
软土地基
当遇到软土地基时,需采用加固措施,如换填法,将软土挖除,换填砂、碎石、灰土等透水性好、强度高的材料。
也可采用深层搅拌桩、CFG桩等复合地基处理方法,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。
湿陷性黄土地基
对于湿陷性黄土地基,可采用强夯法、挤密桩法等进行处理,消除黄土的湿陷性。
在基础施工过程中,要做好防水措施,如设置防水层、加强排水等,防止地基受水浸泡而发生湿陷。
岩石地基
若基础位于岩石地基上,要对岩石表面进行清理,去除浮土、松动的岩石碎片等。
对于岩石表面的裂缝和溶洞等缺陷,可采用灌浆、混凝土填充等方法进行处理,确保基础与岩石的紧密结合。
|